2024年行政赔偿时能提交新证据吗?


在行政赔偿程序中,关于能否提交新证据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行政赔偿的基本概念。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遭受行政机关不法侵害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维护其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在行政赔偿程序中,当事人一般是可以提交新证据的,但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在行政赔偿的诉讼阶段,如果是在一审程序中,当事人有权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若有新证据,只要是与案件有关且能证明自己主张的,都可以提交。《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同时,原告也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所以,原告在一审时提交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赔偿请求是合理合法的。 在二审程序中,若当事人有新证据也是可以提交的。但这里的“新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根据相关规定,新证据主要是指在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或者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如果符合这些条件,二审法院会对新证据进行审查,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纳。 而在行政赔偿的非诉讼程序,比如与行政机关协商赔偿的过程中,当事人随时都可以提交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赔偿要求。行政机关也应当对当事人提供的新证据进行审查和核实,以确保赔偿的公平合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事人有提交新证据的权利,但也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能为了获得赔偿而故意伪造、篡改证据,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2024年在行政赔偿时是可以提交新证据的,但要根据不同的程序和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当事人在提交新证据时,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