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原始载体的录音能否进行鉴定?
我手里有一段录音,但是不是原始载体,是拷贝出来的。现在因为一些纠纷,我想把这个录音作为证据,可又担心不是原始载体没法鉴定。我就想知道,这种不是原始载体的录音到底能不能进行鉴定呀?
展开


在法律实践中,不是原始载体的录音是可以进行鉴定的,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遵循相关规定。 首先,要明白鉴定的目的和原理。对录音进行鉴定,通常是为了判断录音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是否经过剪辑等处理。鉴定机构会运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从音频的波形、频谱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规定,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是原始载体的录音就不能鉴定。如果该录音的复制件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并且有合理的来源和保管链条,那么它依然有可能被鉴定。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要对非原始载体的录音进行鉴定,需要向鉴定机构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比如,要说明录音复制的过程,包括是通过什么设备、在什么环境下进行复制的;要提供与录音相关的其他证据,像原始载体的情况、录音时的背景信息等。鉴定机构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判断录音是否具备鉴定条件。如果复制过程规范,没有受到干扰或篡改,且有其他证据辅助证明其真实性,那么鉴定机构就有可能对其进行鉴定,并给出专业的鉴定意见。但如果复制过程存在疑问,或者无法提供相关的佐证信息,那么鉴定的难度就会增加,甚至可能无法进行有效鉴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