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可以退吗?


个人所得税是有可能退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个人所得税退税是基于多缴税款的情况。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预扣预缴制度,也就是单位或者个人在发放收入时先帮税务机关扣除一部分税款,预缴到税务机关。但到了年度汇算的时候,会根据全年的综合所得来重新计算实际应缴纳的税款。如果预缴的税款比实际应缴的多,那么就会产生退税;反之,如果预缴的少了,可能还需要补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等相关规定,以下这些情况可能会产生退税:一是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比如一个人每月工资收入不稳定,有的月份预缴了税,但全年收入加起来不到6万元,这种情况下就可能退税。二是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像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例如,一个人有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符合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条件,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但在预缴时没有申报,年度汇算时申报扣除后,就可能产生退税。三是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退税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上一年度的汇算),下载个人所得税APP。然后,注册登录后,在APP内完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等相关内容。接着,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流程,系统会自动计算应退税或者应补税的金额。如果显示有退税,提交退税申请,税务机关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退税款就会打到纳税人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