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对方违约可以导致离婚无效吗


协议离婚后对方违约,并不可以导致离婚无效。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协议离婚生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要双方是依法结成的合法夫妻关系,比如得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不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等;双方都得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离婚的意愿必须是真实的,没有受到欺诈或者强迫,协议内容也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伦理;签完离婚协议后要签名,并且完成离婚登记流程。当这些条件都满足了,离婚就生效了,婚姻关系也就解除了。 当对方违约时,不能因此否定离婚的效力。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一旦完成这些流程,离婚就是有效的。 要是对方违约,比如不按照协议分割财产、不履行孩子抚养义务等,您可以依据协议追究其违约责任。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提到,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这说明即便对财产分割协议反悔去起诉,没有法定情形也是不被支持的。所以,离婚效力和对方违约是两码事,不能因为违约就让离婚无效,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概念: 附条件协议:就是一个协议的生效或者失效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在离婚协议这里,是以完成离婚登记这个条件为生效前提的。 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能不能独立进行一些法律行为,像签合同、做买卖等,如果是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状态有问题不能正确认知的人,可能就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