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后两年还能重新起诉吗?
之前有个案子已经结案了,到现在都过去两年了。最近我又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感觉这个案子有重新审视的必要。我就想问问,在这种结案都两年的情况下,我还能不能重新去法院起诉呢?
展开


在探讨结案后两年是否还能重新起诉这个问题时,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事不再理”原则。这一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对于已经经过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同一案件,当事人不能再次起诉,法院也不会再次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也就是说,如果之前的案件已经有了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一般情况下不能再次起诉,而是要通过申请再审的途径来解决。 不过,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比如,之前的案件虽然结案了,但有新的事实发生。这里所说的新事实,是指在原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原裁判未查明或涉及的事实。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结案后发现对方有新的违约行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基于新的违约事实重新起诉。另外,如果是法院准许撤诉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再次起诉。根据法律规定,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至于结案后两年这个时间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如果案件涉及诉讼时效问题,且在结案两年后仍在诉讼时效内,同时又符合重新起诉的条件,那么是可以重新起诉的。但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对方可以以诉讼时效经过为由进行抗辩,此时原告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所以,结案后两年是否能重新起诉,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是否有新事实、之前结案的方式以及诉讼时效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