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判决还能上诉吗?
我最近收到了一份再审判决书,对结果不太满意。想知道在再审判决之后,是否还有继续上诉的途径?具体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如果不能再上诉,还有什么其他救济方式吗?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再审判决是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关于再审判决是否还能上诉,这涉及到我国法律对再审程序的具体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再审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这意味着,一旦法院作出再审判决,该判决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再通过普通的上诉程序来寻求救济。 然而,虽然再审判决不能上诉,但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如果再审判决存在严重的程序违法或事实认定错误,当事人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检察机关有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法院应当重新审理。 此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申诉的方式寻求救济。申诉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向法院或检察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审查案件。申诉并不必然导致案件的重新审理,但如果申诉理由充分,法院或检察机关可能会决定启动再审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申诉和抗诉的时效性较强,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超过这一期限,法院一般不再受理再审申请。 总之,再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但当事人仍可以通过申请抗诉或申诉等途径来寻求法律救济。建议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