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的营业执照能否恢复?


在法律层面,营业执照被撤销后能否恢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撤销”营业执照和“吊销”营业执照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吊销营业执照是一种行政处罚,通常是因为企业违反了相关行政管理规定,比如没有按时进行年报公示、存在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等,被市场监管部门强制剥夺经营资格。而撤销营业执照,往往是因为行政许可的过程存在问题,比如登记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骗取登记等情况,登记机关依法取消该登记的行为。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如果营业执照的撤销是由于行政机关的过错,比如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等原因导致的,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有可能恢复的。企业可以向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请求重新审查并恢复营业执照。 然而,如果营业执照的撤销是因为企业自身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登记,那么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撤销,这种情况下恢复的可能性通常较小。因为法律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行政许可的行为持否定态度,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和行政许可的公正性。 如果营业执照无法恢复,企业若想继续经营,就需要重新申请设立登记。按照《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准备好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一系列材料,向登记机关申请新的营业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