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非法集资后可以起诉吗?


在定性为非法集资后,是否可以起诉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非法集资的概念。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一些人没有合法的资质,用承诺高回报等手段,向很多不特定的人借钱或者拉投资。 依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相关规定,对于非法集资的处置,通常有行政处理和刑事司法等途径。当非法集资进入刑事司法程序后,一般遵循“先刑后民”的原则。 如果是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在非法集资的刑事案件中,如果你作为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遭受了财产损失,你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你的损失。这种方式可以在刑事审判的同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提高效率。 但是,如果在刑事诉讼中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判决生效后,被害人也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不过,在实践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限制和问题。比如,要考虑是否存在刑事追赃挽损程序已经对被害人的损失进行了处理等情况。如果已经通过刑事追赃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损失,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如果非法集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只是普通的合同纠纷被错误认为是非法集资,那么当事人完全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民事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等。 总之,定性非法集资后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但要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合适的方式,并且要注意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