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自己起诉吗?


在探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能否自己起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罪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的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判了,你有能力按照判决去做却故意不做,而且达到了一定严重程度,就会触犯这个罪名。 通常情况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刑事犯罪,一般是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之后移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也明确规定,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形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可以自己起诉的。如果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自己曾经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过控告,但是这两个机关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没有进行追究,那么申请执行人就可以以自诉案件的形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不过,自己起诉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这些证据要能够证明对方有能力执行判决却拒不执行,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程序。所以,如果决定自己起诉,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同时,法院在审理此类自诉案件时,也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和判断,以保证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