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可以调解?


2024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可以调解的。 首先,调解是解决交通事故纠纷的一种可选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表明,如果事故双方对损害赔偿存在争议,是能够选择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来处理的。 申请调解时,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遵循相应程序。申请时间方面,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受理条件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调解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或者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或者存在其他不适宜调解的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不予调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调解过程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与当事人共同商定调解的具体日期以及地点,并在申请调解日期的三天之前将此信息告知相关当事人。若一方当事人无法按原定计划参与调解活动,可提前一天通知负责调解工作的交通警察,请求调整调解时间,新的调解时间需在调解规定的十天期限内完成。涉及损害赔偿的调解参加人员包括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伤亡者的近亲属或监护人、车辆的所有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人员。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时,要向办案人员提供由委托人亲自签署或加盖公章的授权委托书,且每一方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另外,调解有时间限制。公安交管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从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计算,并在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调解;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调解;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开始调解;造成人员死亡的,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调解。 需要注意的是,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只靠双方自觉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当事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委托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并以他们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