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工作有哪些业务要点?


出纳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涉及到众多业务要点,并且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规范这些操作。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相关业务要点及对应的法律依据。 首先是现金管理方面。现金收付是出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现金使用范围的规定。该条例规定,企业只能在支付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等范围内使用现金。同时,企业库存现金要严格按照开户银行核定的限额留存,超过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例如,某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为5000元,若企业库存现金达到6000元,就应及时将多余的1000元存入银行。出纳在进行现金收付时,要当面点清金额,并注意辨别现金的真伪。收付现金后,必须及时编制记账凭证,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实相符。如果发现现金长款或短款,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其次是银行结算业务。在办理银行结算时,出纳要严格遵守《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业务需要,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企业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出纳在签发支票时,要确保支票的填写规范、准确,加盖的印章清晰、有效。支票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金额大小写要一致。同时,要严格控制空白支票的签发,对于填写错误的支票,要加盖“作废”戳记,妥善保管。在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后,要及时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相符。若发现未达账项,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再者是票据及印章管理。出纳要妥善保管各种票据,如汇票、本票、支票等。对于收到的票据,要及时进行背书、贴现等处理。同时,要建立票据登记簿,详细记录票据的种类、号码、出票日期、金额、付款人、收款人等信息,以便于查询和管理。在印章管理方面,企业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要分开保管,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使用印章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确保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因印章管理不善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相关责任人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后是账务处理与监督。出纳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准确地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终了,要结出当天的现金余额和银行存款余额,并与实际库存现金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同时,要定期与会计人员进行账目核对,确保账账相符。企业内部也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出纳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防止出现挪用公款、贪污等违法行为。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总之,出纳工作的业务要点涵盖了现金管理、银行结算、票据及印章管理、账务处理与监督等多个方面。出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