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人犯法变得十分普遍,法律有什么变化?

我发现现在未成年人犯法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感觉和以前不太一样。我就想知道,面对这种普遍的未成年人犯法现象,咱们国家的法律在这方面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规定或者变化呀?我挺关心这个的,想了解清楚。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人
  • #犯罪法律
  • #刑责年龄
  • #教育矫治
  • #预防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逐渐凸显,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并有效应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法律做出了一系列调整。 首先,在刑事责任年龄方面进行了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修改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使得在特定严重犯罪情况下,低龄未成年人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体现了法律对严重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其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和方式更加注重教育和矫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矫治和教育措施,比如专门学校的建设和使用,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同时,在司法程序中,也有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特殊程序,如设置未成年人案件的专门办案机构和人员,在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等,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法律也加强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履行好监护职责,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社会各方面也应当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这些法律规定的变化,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处理体系,既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又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