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行政损害赔偿范围存在哪些立法缺陷?

我是一个普通公民,之前遭遇过行政行为导致的损害,想申请赔偿时却发现相关规定不太清晰。我想了解下我国行政损害赔偿范围在立法上到底有哪些缺陷,这对我们这些受害者维权会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损害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它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制度。然而,我国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从赔偿范围的列举方式来看,目前立法采用的是列举式规定。这种方式虽然明确了一些具体的可赔偿情形,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因为列举不可能涵盖所有行政损害的情况,对于那些未被列举的损害,受害人可能就无法获得赔偿。比如在一些新型的行政行为中造成的损害,由于立法没有明确列举,受害人维权就会面临困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该法虽然对行政赔偿范围有一定规定,但列举式的局限性使得很多实际发生的损害难以纳入赔偿范围。 其次,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够完善。在行政损害中,受害人除了遭受物质损失外,精神上也可能受到极大伤害。但我国目前立法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规定得比较模糊。仅在《国家赔偿法》中规定了在特定情形下给予精神损害抚慰金,但对于什么是“造成严重后果”等关键问题缺乏明确界定。这导致在实践中,受害人申请精神损害赔偿时,往往很难得到合理的赔偿数额。 再者,间接损失赔偿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缺陷。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不仅有直接损失,还可能存在间接损失。例如,企业因行政机关的错误处罚导致停产,停产期间的可得利益损失就属于间接损失。而我国现行立法对于间接损失赔偿的规定非常有限,这使得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公共设施致害赔偿未纳入行政损害赔偿范围。公共设施因设置或管理不善给公民造成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但目前这类赔偿通常不被视为行政损害赔偿,而是按照民事赔偿等其他途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害人维权的难度和成本,也不利于统一规范赔偿标准。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行政赔偿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扩大赔偿范围,明确赔偿标准,以更好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