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限制性商业行为法律规制体系是怎样的?

我在商业活动中遇到一些感觉像是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情况,但不太确定。我想了解下我国对于这类行为的法律规制体系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包括有哪些主要的法律法规在起作用,它们各自规范哪些方面,希望能有清晰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商业规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限制性商业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一些手段,不合理地限制市场竞争,对正常的商业活动造成阻碍的行为。我国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来应对这类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规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核心法律之一。该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反垄断法》,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经营者集中等行为都被明确禁止。比如,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等垄断协议,就违反了《反垄断法》。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像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在规制限制性商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部法律主要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范,防止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例如,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等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也对价格方面的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了规制。该法禁止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禁止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法律外,我国还有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对特定领域的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了规范。例如,《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对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便于企业和执法机构操作。 我国的限制性商业行为法律规制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体系,通过不同的法律法规相互配合,全面地对各类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