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刑三年零十五个月?
我有个事儿特别闹心。我知道一般判刑都是说判几年,可最近听到个说法是判刑三年零十五个月,这让我特别疑惑。我就想搞清楚,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法院会这么判呢?是有什么特殊的犯罪情节,还是量刑上有啥特别规定?
展开


在我国刑法体系里,并没有“判刑三年零十五个月”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判刑时长通常以年或月来计量,这里“三年零十五个月”其实等同于四年零三个月。 判刑的依据和具体的犯罪行为以及对应的法律规定密切相关。我国《刑法》会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规定相应的量刑幅度。比如说,对于一些经济犯罪,像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犯罪人的诈骗行为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同时又存在一些加重处罚的情节,比如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就可能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这个量刑幅度内,被判处接近四年零三个月这样的刑期。 再比如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要是犯罪人故意伤害他人致其重伤,并且在伤害过程中有一些恶劣情节,例如持凶器伤害、伤害多人等,也可能会被判处四年零三个月左右的刑罚。 法院在量刑时,会全面考量各种因素,包括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同时,还会考虑犯罪人的一些个人情况,比如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或者是否有累犯等从重处罚的情节。综合这些因素后,法院才会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