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哪些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我签了一份合同,现在感觉继续履行对我不利,想解除合同。但又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合法解除,不想因为擅自解除合同而承担违约责任。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规定有哪些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呢?
展开 view-more
  • #合同解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首先是协商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这是最常见且最平和的合同解除方式。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经过沟通,都觉得继续履行合同对彼此都没有好处,于是双方就可以协商一致,解除这份合同。 其次是约定解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也就是说,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就可以预先约定好一些条件,当这些条件出现时,一方或双方就有权解除合同。例如,在租赁合同中,双方约定如果承租人连续三个月未支付租金,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当承租人真的连续三个月未支付租金时,出租人就可以依据这个约定解除合同。 再者是法定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了几种法定解除的情形: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像地震、洪水、战争等。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旅游合同,由于突发地震,旅游景点被严重破坏无法正常游览,这种情况下,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双方都可以解除合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约定甲在某个日期向乙交付一批货物,但在交付日期到来之前,甲明确告诉乙他不会供货了,或者甲将这批货物转卖给了其他人,这种情况下,乙就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装修合同,约定装修公司乙在一个月内完成装修工程,但乙到了半个月还没有开始动工,甲催告乙在一周内开始动工,如果乙在这一周内还是没有动工,那么甲就有权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比如,甲向乙购买一批新鲜水果用于超市销售,约定乙在特定日期送货上门,但乙延迟了好几天才送货,此时水果已经不新鲜,甲无法将其正常销售,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甲就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法定解除情形外,法律还可能针对一些特殊的合同或情况规定其他解除情形。 总之,当出现上述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但在解除合同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要求,以确保解除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