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有哪些?
保证责任的免除,指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保证人不再需要对主债务承担保证义务。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保证责任免除情形。
首先是超过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如果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就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比如,您和债权人约定了保证期间为债务到期后三个月,若债权人在这三个月内没有找您承担责任,那之后您就不用承担保证责任了。
其次是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若债权人和债务人故意勾结,欺骗保证人提供保证,这种保证行为是无效的,保证人不用承担保证责任。例如,债权人和债务人合谋虚构债务情况,让保证人误以为有真实债务而提供保证,此时保证人可免除保证责任。
再者是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 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同样,若债权人通过欺诈手段让保证人提供保证,保证人也可依法撤销保证行为,从而免除保证责任。比如,债权人伪造相关文件欺骗保证人,使保证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提供了保证,保证人就可以此为由免除责任。
还有一种情况是主债务转让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条规定,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把债务转让给了其他人,而没有经过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对于转让的这部分债务,保证人就不用承担保证责任了。
总之,保证责任的免除有多种法定情形,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保证人是否可以免除保证责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了银行7千没还会怎么样?
欠债不还被法院强制执行会有什么后果?
欠款合同利息写3分能起诉吗
主播直播合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医疗保险已支付住院费用,还能向对方申请赔偿吗?
哪里可以抱养孩子?
医保报销后拔智齿需要多少钱?
民事诉讼法中自认是怎样规定的?
执保冻结后还能解冻吗?
城管队开的罚单会影响征信吗?
企业租赁房屋时房产名称该怎么填?
邻居占用公共区域该怎么办?
取保候审期间能出国吗?
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是怎样的?
赌博流水五亿会量刑多少年?
公司管理人员降职降薪是否合法?
民事案件的执行立案该如何填写?
不发工资报警是否有用?
房屋继承官司律师费是多少?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