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有哪些?


在法律领域,从轻处分指的是在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的处罚;减轻处分则是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幅度以下,对行为人适用更轻的处罚。不同的法律规定了不同的从轻或减轻处分的情形,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它规定了多种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依据该法第十七条,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八条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第三十二条也规定了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总之,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规定。在具体的案件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符合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