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情形下不能适用继续履行?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现在不履行义务,我想让他继续履行合同。但听说有些情况不能要求继续履行,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形,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到底哪些情况下不能适用继续履行呢?
展开 view-more
  • #继续履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继续履行是指在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完成义务。然而,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适用继续履行。以下几种情形通常不能适用继续履行: 首先,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法律上不能履行,是指由于法律的规定,使得继续履行成为不可能。比如,合同标的物已经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此时若要求继续交付该标的物,就与法律规定相冲突。再如,特定物已经灭失,从事实上无法再交付该特定物,这就属于事实上不能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情形的除外。 其次,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有些债务的标的具有人身属性,不适宜强制履行。例如,一些基于个人技能、声誉等的劳务合同,如演员演出合同、教师授课合同等,如果演员或教师拒绝履行,不能通过强制手段要求其继续履行,因为这涉及到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另外,如果继续履行的费用过高,超过了合同履行所能带来的利益,从经济角度看是不合理的,此时也不适用继续履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也明确了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的情形,不能要求继续履行。 最后,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如果债权人没有在合理的时间内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可能会被视为放弃了要求继续履行的权利。合理期限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合同性质、交易习惯等因素来判断。比如,季节性很强的商品交易合同,过了销售季节再要求继续履行,可能就不合理了。同样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的,不能再要求继续履行。 总之,当出现法律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以及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请求履行等情形时,不能适用继续履行。在遇到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来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