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个人财产有哪些规定?
我不太清楚自己名下的哪些财产算个人财产,哪些不算。比如我婚前买的房子,婚后一直在还贷款,这房子算个人财产吗?还有我婚后自己存的工资,算个人财产吗?想了解一下民法典里对于个人财产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中,个人财产指的是归个人独自拥有、能够自主支配和处理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个人财产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了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范围。其中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结婚之前,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财产,像婚前购买的房产、车辆,或者是在银行的存款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财产。即便结婚后,这些财产的归属性质也不会改变。例如,张三在结婚前全款买了一套房子,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张三的个人财产。 其次,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也属于个人财产。这是因为这类赔偿或补偿是对受害者身体伤害、精神痛苦等方面的弥补,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比如李四在工作中受伤,获得了一笔工伤赔偿款,这笔钱就只属于李四个人,配偶不能主张分割。 再者,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同样是个人财产。如果遗嘱明确表明某套房产由子女中的一人继承,或者赠与合同写明某笔款项只赠与一方,那么这些财产就属于指定的那一方,不会因为婚姻关系而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另外,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比如男士专用的剃须刀、女士专用的化妆品等,由于具有特定的个人使用属性,也属于个人财产。 最后,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据法律原则和精神来判断某财产是否属于个人财产。 总之,民法典对于个人财产的规定,旨在保护个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明确财产归属,避免在婚姻关系等场景中出现财产纠纷。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己的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