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财产是如何划分的?
最近在处理一些涉及财产的事情,对财产划分不太清楚。想知道民法典里对于财产是怎么具体划分的,比如哪些算个人财产,哪些算共同财产。在生活中遇到财产相关问题时,能依据民法典来明确。
展开


《民法典》对财产的划分是为了明确不同财产的归属和处理规则,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 首先是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就是个人财产,比如在结婚前自己购买的房子、车子等。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像交通事故的伤残赔偿金等,这是对受到伤害一方的补偿,属于个人财产。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比如老人立遗嘱把房子只留给一个子女,那这个房子就是该子女的个人财产。还有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像男士专用剃须刀、女士专用化妆品等也属于个人财产,这些都归个人所有,不参与其他财产分配。依据是《民法典》中相关规定明确了这些财产的个人属性。 其次是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也就是夫妻双方工作赚取的收入,这都属于共同财产。生产经营收益,比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店铺获得的利润。通过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的明确属于夫妻共同共有的财产,比如没有明确只给一方的遗产或赠与财产。按照规定,这些共同财产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分割等处理。 在财产划分涉及到婚姻关系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情况下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法院是不支持的,但存在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例如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或者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总之,民法典从多个方面对财产进行了清晰划分,为人们在处理财产问题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准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