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怎样规定的?

我最近在处理一起民事纠纷,涉及到证据提交。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证据才具有合法性,担心自己提交的证据因为不合法而不被采纳。想了解一下民事证据合法性的具体要求和判断标准,以及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法律领域,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合法性就是指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取得的。证据是否合法,关系到它能不能在法庭上被认可和采用。 民事证据合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证据的形式要合法。这意味着证据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比如,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像一份合同作为书证,如果没有原件,提供的复印件又无法与原件核对,那么其证明力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证据的取得方法要合法。这要求证据的收集不能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比如,不能通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私自安装窃听器等手段获取证据,这些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通过这些手段取得的证据是不具有合法性的。 另外,证据的来源要合法。证据的来源应当是正当、合法的渠道。例如证人证言,证人应当是能够正确表达意志、与案件有一定关联的人。如果证人是被胁迫或者收买作出的证言,那么这样的证据来源不合法,也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使用。 从诉讼程序的角度来看,证据合法性也有体现。在民事诉讼中,证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并且要经过法定的质证程序。如果当事人没有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可能会面临证据不被采纳的后果。质证是指在法庭上,双方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的过程。只有经过质证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总之,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一个多方面的要求,它贯穿于证据的形式、取得方法、来源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环节。只有符合合法性要求的证据,才能在民事诉讼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法院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公正的判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