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如何认定和处理?
我之前和别人签了个合同,对方好像隐瞒了一些重要情况,我怀疑自己遭遇了民事欺诈。但我不知道怎么去认定这是不是欺诈行为,也不清楚如果真的是欺诈,后续该怎么处理,想了解下民事欺诈的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
展开


民事欺诈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有人故意骗你,让你做出本来不会做的决定。 在认定民事欺诈时,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欺诈行为,这意味着欺诈方要有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比如商家卖商品时,故意夸大商品的性能,这就是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明明知道商品有质量问题却不告诉消费者,这就是隐瞒真实情况。其次是欺诈的故意,也就是欺诈方心里是想通过欺骗让对方做出错误决定的。然后是被欺诈方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作出了意思表示。举个例子,消费者因为商家夸大的宣传而购买了商品,这就是基于错误认识做出的意思表示。 对于民事欺诈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如果确定是民事欺诈,受欺诈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这个行为。此外,如果因为欺诈行为遭受了损失,受欺诈方还可以要求欺诈方赔偿损失。比如消费者买了因欺诈销售的有问题商品,可以要求退款,还能要求赔偿因使用该商品造成的其他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