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拘留能拘多长时间?
我最近涉及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听说可能会被拘留。我特别担心,想知道在民事诉讼里,如果被法院决定拘留的话,最长会被拘多久,最短又是多久呢?心里有个底,也能让自己踏实点。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拘留是人民法院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人,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通俗来讲,在民事诉讼里,如果有人做出了严重妨碍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比如伪造重要证据、暴力威胁证人作证等,法院就有权对其进行拘留。不过,这个拘留的时间是有上限的,最多不能超过十五天。而且,如果被拘留的人在这期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法院也可以根据情况提前把人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拘留和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不同的。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适用的法律依据和条件都和民事诉讼拘留不一样。另外,司法拘留也不同于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是对违反治安管理但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实施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方式。 总之,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期限最长为十五日,并且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提前解除拘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