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立案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立案,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决定受理并将其作为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行为。
首先,我们来看看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你得是这个案子的直接相关人,要清楚告的是谁,明确自己要求对方做什么或者赔偿多少等诉求,并且说明事情的经过和为什么要告对方,同时这个案子得是法院能管且受理的。
接着是立案需要准备的材料。一般来说,需要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除了起诉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用以支持你的诉求。比如合同纠纷要提供合同文本,侵权纠纷要提供能证明对方侵权的证据等。
然后是立案的具体流程。你可以选择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立案窗口现场提交立案材料。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 齐全、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会及时告知你需要补充的材料。现在很多法院也提供网上立案的途径,你可以登录当地法院的诉讼服务网,按照系统提示上传立案材料,进行立案申请。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你。
立案后,法院会向原告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告知原告案件已经受理,并告知其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同时,法院会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通知被告应诉,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状。
总之,民事诉讼程序立案需要满足法定条件,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了解这些内容,能帮助你顺利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6个最新问题
家暴离婚时财产该怎么分割呢?
不退房租押金应该找哪里投诉?
网贷欠了10万块还不上该怎么办?
失业后信用卡拖欠20天无力还款,能否申请停息挂账以及该如何申请?
车祸纠纷起诉法院该如何确定?
诈骗12000元自首会怎么判刑?
车辆肇事车主负主要责任时需要赔偿多少钱?
物业费欠缴是否 涉及诉讼时效?
失业登记时被告知有营业执照该怎么办?
高速上应急车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
口头承诺给回扣最后又不给该怎么办?
逮捕后取保候审是在检察院还是公安机关办理?
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被撞,责任如何划分?
新交通法下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
准备注销营业执照,还有一季度税不交行不行?
夫妻一方死亡财产分配是遗嘱优先吗?
已为您展示了 16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