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有可能不开庭吗?
我有个民事案件到二审了,听说二审不一定开庭审理。我有点担心,如果不开庭,我的诉求会不会没办法充分表达,也没办法和对方当面对质。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民事二审开不开庭是怎么规定的,到底有没有可能不开庭呢?
展开


在民事案件中,二审是有可能不开庭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一般情况下,法院审理民事上诉案件,会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是可以不开庭审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在二审中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并且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认为不需要开庭就能把案件事实查清楚、争议焦点弄明白,那么就可以决定不开庭审理。 对于当事人来说,二审不开庭审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即使不开庭,合议庭也会通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全面审查案件。而且,二审不开庭审理也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和当事人的时间、精力。不过,如果当事人有新的重要事实、证据或者理由需要在法庭上陈述和辩论,那么应该及时向法院提出,争取开庭审理的机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