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常见的劳动合同陷阱有哪些?

我准备和新公司签劳动合同了,但听说里面可能有陷阱。我不太懂这方面,就怕签了合同后自己权益受损。想了解下常见的劳动合同陷阱都有啥,这样签合同的时候我也能多留个心眼,避免踩坑。
展开 view-more
  • #合同陷阱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有不少常见的陷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陷阱,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说明。 首先是合同空白陷阱。有些用人单位会让劳动者先在空白的劳动合同上签字,之后再补充合同内容。这种做法对劳动者来说风险极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若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用人单位可能会随意填写对劳动者不利的条款,比如降低工资待遇、延长工作时间等,而劳动者往往难以举证证明合同内容并非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 其次是押金陷阱。部分用人单位以各种名义,如工作服费、培训费、保证金等,向劳动者收取押金。这是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如果用人单位收取了押金,劳动者有权要求其返还。 还有虚假承诺陷阱。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对劳动者做出各种美好的承诺,如高额薪酬、优厚福利、晋升机会等,但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却只字不提,或者合同中的条款与承诺严重不符。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劳动者可能难以直接依据口头承诺维权,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如果能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行为,该劳动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另外,合同条款模糊陷阱也较为常见。劳动合同中一些关键条款,如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表述模糊不清。例如,只写“从事管理工作”,但未明确具体的管理岗位;或者工资只写“按照公司规定发放”,却没有明确具体的计算方式和发放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但这会给劳动者维权带来一定的麻烦。 最后是阴阳合同陷阱。有些用人单位会准备两份合同,一份是给劳动者看的“阳合同”,内容比较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另一份是“阴合同”,用于内部实际执行,往往对劳动者不利。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遇到不合理的要求或模糊不清的表述要及时提出疑问,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避免陷入劳动合同陷阱。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