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有哪些?

我最近找工作签合同,心里有点不踏实,担心合同有问题。想了解下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都有啥样的,好让我在签合同的时候能多留个心眼,避免自己的权益受损。
展开 view-more
  • #无效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无效劳动合同是一个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无效劳动合同是指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因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存在其他法定情形,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下面为您介绍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类型。 首先是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果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比如是未经注册登记的“黑作坊”,那么与之签订的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对于劳动者而言,必须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例如,用人单位与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劳动合同(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外),就属于主体不合格,劳动合同无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其次是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夸大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劳动者基于这种虚假信息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该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胁迫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例如,用人单位以威胁劳动者生命安全的方式强迫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的合同显然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再者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违反这些规定的劳动合同当然无效。比如,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工伤概不负责”,这种条款就违反了《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因此该条款是无效的。另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定标准且不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这样的合同条款也是无效的。 还有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是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劳动者的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劳动合同中存在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那么该条款无效。例如,用人单位在合同中规定“用人单位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种条款排除了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免除了用人单位在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承担的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总之,无效劳动合同的存在会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果发现劳动合同可能无效,应当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