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在我国法律中,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涉及非法集资的行为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不同罪名,不同罪名的立案标准有所不同,以下为你具体介绍: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单位犯罪)
- **法律概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合法依据,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从而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 **立案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等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
### 集资诈骗罪(单位犯罪)
- **法律概念**: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也就是说,犯罪主体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手段,诱使公众投资 ,实际上是为了非法占有这些资金。
- **立案标准**: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达到立案标准。
-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法律概念**:该罪名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立案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 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
- 不能及时清偿或者清退的;
- 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三十四条对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上述规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