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对法定代表人是如何规定的?


公司法中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是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这意味着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上述三种职务中选择合适的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但要按照规定进行登记。简单来说,法定代表人就是代表公司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主要负责人。 其次,关于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依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也就是说,要成为法定代表人,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没有上述法律禁止的情形。 再者,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民事活动,其以公司名义实施的行为,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比如签订合同、参与诉讼等。但同时,法定代表人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行为,法定代表人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例如,公司偷税漏税,法定代表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很可能会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总之,公司法对法定代表人的规定涵盖了任职资格、登记程序以及权利义务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公司规范运营,也能让法定代表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