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空头发票负责人逃跑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在探讨公司开空头发票负责人逃跑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空头发票。空头发票指的是发票开具人在没有真实交易发生的情况下,就开具了发票。这种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正常的发票管理秩序。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明确禁止虚开发票。其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公司开空头发票就属于虚开发票的范畴,违反了该办法。 而如果这种虚开发票的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即便负责人逃跑,司法机关依然会根据相关证据来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对于这种案件,司法机关会收集公司的财务记录、发票开具情况、交易凭证等证据,以此来判断虚开发票的事实和涉及的金额等。 如果有证据证明负责人明知公司在开空头发票,并且是主导或者参与了这一行为,之后为了逃避责任而逃跑,那么其行为很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负责人可能会被以虚开发票罪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罪名进行追诉。一旦罪名成立,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此外,对于公司的其他相关人员,如果参与了虚开发票的行为,也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而那些不知情的员工,一般不会受到刑事追究,但可能需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 所以,公司开空头发票负责人逃跑很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具体情况要根据司法机关的调查和证据来确定。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关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