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计提个税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在探讨公司计提个税会计分录怎么做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和会计分录的概念。个人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取得收入后,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缴纳给政府的一部分税款。而会计分录呢,就是在记账时,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记录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这就好比给每一笔钱的去向和来源做一个清晰的“标记”,方便后续的财务核算和管理。 公司在计提个税时,一般会涉及到两个主要的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应付职工薪酬”是用来核算企业应该支付给员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则是专门用来记录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下面,我们分步骤来看看具体的会计分录做法: 第一步,计提工资时。这一步是在核算员工应该得到的薪酬总额。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在部门不同,分别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这里的借方科目,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所属部门来确定的。比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就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计入“制造费用”等。而贷方的“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表示企业欠员工的工资总额。 第二步,发放工资时,代扣个人所得税。这时候,企业要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在这个分录中,借方的“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表示减少企业欠员工的工资总额。贷方的“银行存款”是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则是企业代扣下来,准备交给税务机关的税款。 第三步,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将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给税务机关。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这个分录表示企业将之前代扣的个人所得税,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缴纳给了税务机关。借方的“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减少,说明企业已经履行了代扣代缴的义务;贷方的“银行存款”减少,表明企业的资金流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有义务按照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所以,正确做好公司计提个税的会计分录,不仅是财务核算的需要,也是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