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他人诽谤能获得多少赔偿?


当遭遇他人诽谤时,涉及的赔偿问题主要包含两方面,即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是精神损害赔偿。诽谤行为往往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伤害,比如导致受害人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同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是重要考量之一,如果诽谤者是故意且恶意程度较高,赔偿数额可能会相对较高;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也会被纳入考量,例如在公开场合恶意传播虚假诽谤信息,比私下传播造成的影响更大,赔偿数额也可能更多;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关键因素,若诽谤导致受害人社会评价显著降低、精神出现严重问题等,赔偿数额会相应提高;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也会影响赔偿,如果诽谤者通过诽谤行为获得了经济利益,这部分获利可能会作为赔偿的参考;此外,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也会对赔偿数额产生影响。 其次是财产损失赔偿。如果诽谤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实际的财产损失,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比如因为诽谤导致受害人的工作受到影响,收入减少,或者为了澄清事实而支付了一定的费用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具体到能获得多少赔偿,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受害人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包括精神损害方面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心理咨询记录等,以及财产损失的证据,如收入减少的证明、为澄清事实支付费用的票据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最终确定合理的赔偿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