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执行标准作废的商品能获得怎样的赔偿?


在讨论买到执行标准作废的商品赔偿问题前,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商品执行标准。商品执行标准是指反映质量特性的全方位产品标准,它是产品生产、检验、验收、使用、维护和贸易洽谈的技术依据。如果商品使用的是作废的执行标准,这很可能意味着该商品不符合现行有效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可能会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当消费者买到执行标准作废的商品时,若该商品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损失,比如因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支出等,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若商家明知商品执行标准作废仍进行销售,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执行标准作废的商品可能存在不符合其表明的质量状况的情况,消费者可以据此要求销售者承担相应责任。 消费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包装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