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征收杜仲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国家征收杜仲时,赔偿标准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首先,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涵盖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是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这块耕地过去三年每年产出值加起来平均一下,然后乘以六到十倍的这个范围,得到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是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来计算的。具体就是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得出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不过呢,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能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而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来规定。 对于杜仲这种地上附着物,其补偿标准通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一般大体按照1—3年、4—13年、14—20年、21年以上等年份进行阶梯性分段补偿,杜仲由于其经济价值等因素,补偿相对较高,但具体数额还是要根据当地征收补偿政策确定。比如有的地方可能对1 - 3年树龄的杜仲,每棵补偿X元;4 - 13年树龄的,根据生长状况等因素,每棵补偿在一个范围内等等。 在评估杜仲价值时,还会考虑杜仲的生长状况、市场价值、预期收益等。如果是规模化种植,种植成本、未来几年的预期收益等也会纳入考量范围。并且会由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鉴定,以确保公平公正。 相关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该条规定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这也从侧面说明对于地上附着物杜仲的征收赔偿要依法依规合理进行。 相关概念: 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者在土地被征收时的一种经济补偿,按照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一定倍数计算。 安置补助费:为了安置因土地征收而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保障其生活而给予的补偿费用。 青苗补偿费:对被征收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等青苗的损失补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