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的概念和范围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涉及到法定代理的问题。我不太清楚 法定代理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法定代理的范围有哪些。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法定代理,哪些人能成为法定代理人,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法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法律直接规定由某个人或某些人代替他人进行法律行为,以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法定代理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制度。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由于他们在认知和行为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独立进行一些重要的法律行为,所以需要法定代理人来帮助他们。
关于法定代理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父母是其当然的法定代理人。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也就是法定代理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即法定代理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法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法定代理人应当履行代理职责,保护被代理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代理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代理人的财产。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