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诉讼中自认是什么概念?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诉讼案件,在庭审过程中,对方说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好像是承认了某些事实。我不太明白,这种在诉讼里承认事实的情况是不是叫自认?诉讼中自认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对案件会有什么影响?
展开 view-more
  • #诉讼自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的场景中,诉讼中自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俗来讲,诉讼中的自认就是当事人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明确表示承认对方所主张的某些事实。这种承认具有特殊的法律意义,会对整个诉讼的走向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这就意味着,一旦一方自认,对方就不用再费力去收集证据证明这个事实了。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中,如果卖方承认自己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那么买方就不用再拿出证据来证明卖方交货延迟这件事。 不过,自认也不是绝对的,存在一些限制条件。该规定第八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的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的规定。这些事实主要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涉及身份关系的;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诉讼的;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比如在涉及亲子关系的诉讼中,一方不能随意自认亲子关系存在或不存在,因为这涉及到身份关系,与社会伦理和公共秩序相关。 此外,自认也有不同的类型。有明示自认,就是当事人明确地、直接地承认对方主张的事实;还有默示自认,根据规定,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诉讼中自认是一项有着明确法律规定和严格适用条件的制度。它既为当事人在诉讼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简化证明过程的方式,同时也在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限制。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谨慎对待自认行为,充分了解其法律后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