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无效行政诉讼的概念是什么?
我申请了一项专利,最近收到有人对我专利提出无效的通知,听说可能会涉及专利无效行政诉讼。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个啥,想知道专利无效行政诉讼具体是什么概念,它和我的专利有啥关系,对我有啥影响。
展开


专利无效行政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之后,相关当事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不服,而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 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得明白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当有人认为某一项专利不符合法律规定时,比如该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等,就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专利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会对这个请求进行审查,然后作出维持专利有效、宣告专利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决定。 当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决定后,如果当事人对这个决定不满意,就可以启动专利无效行政诉讼。这里的当事人包括请求宣告专利无效的人和专利权人。他们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进行审查。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专利无效行政诉讼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根据该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专利无效行政诉讼中,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就属于行政行为,相关当事人如果认为该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专利无效行政诉讼的意义在于,它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解决专利有效性争议的途径。通过法院的审查,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判断专利是否应当被宣告无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专利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对于专利权人来说,如果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其专利无效,通过行政诉讼有可能推翻这个决定,继续维持其专利的有效性。而对于请求宣告专利无效的人来说,如果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了专利的有效性,他们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争取让法院宣告该专利无效。总之,专利无效行政诉讼在专利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了专利的授予和维持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