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鉴定的概念是什么
开车的时候出了交通事故,人倒是没受什么伤,就是车撞得比较严重,和对方在责任认定上有些分歧。听说交通事故有专门的鉴定,想知道交通事故鉴定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对处理这起事故有啥作用。
展开


交通事故鉴定,简单来说,就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针对案件里一些专门性问题开展的检验、分析和判断的调查活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解决交通事故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会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来做这件事。 比如说,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那就需要法医类鉴定来确定受伤程度;车辆损坏严重,就需要车辆类鉴定来判断车辆受损情况。常见的交通事故鉴定类型还有物证类鉴定、道路鉴定、事故成因鉴定和财产损失评估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这就明确了交通事故的范围,而交通事故鉴定就是围绕这些事故结果展开。通过鉴定,对照自然规律、汽车运动特性、结构特点、人体工程学等,准确地再现碰撞现象,追溯、推定构成事故“原因”的交通事故发生前的车辆运动状态与乘员的动作。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也说明了交通事故鉴定的重要性,它为事故处理、保险理赔和诉讼提供科学依据。 在我国,一般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交通事故鉴定,并出具正式文件。这样能保证鉴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让事故处理更加科学合理。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鉴定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具备资格进行交通事故检验、鉴定的机构,有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成立,有的是有资质的社会机构。 鉴定人: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依法指派或礼聘的从事交通事故鉴定的人员,需具有专门知识和专业资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