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2024年构成履行迟延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没按时履行义务。我想知道在2024年的法律规定下,构成履行迟延得符合啥条件,这样我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构成履行迟延,能不能追究他的责任。
展开 view-more
  • #履行迟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履行迟延,简单来说,就是合同一方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履行自己的义务。在2024年,判断是否构成履行迟延,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要有有效的债务存在。这是构成履行迟延的基本前提。债务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如果合同本身无效,那就不存在履行迟延的问题。比如说,双方签订的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这个合同就是无效的,也就谈不上履行迟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合同的效力有明确规定,只有有效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才可能出现履行迟延的情况。 其次,履行是可能的。如果债务在客观上已经无法履行,那就不构成履行迟延,而是履行不能。例如,合同约定交付特定的物品,但该物品在履行期到来之前已经毁损灭失,这种情况下就属于履行不能,而不是履行迟延。 再者,债务已届履行期。这是判断是否构成履行迟延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如果债务还没有到履行的时间,债务人没有履行义务是正常的,不构成迟延。比如合同约定在三个月后交货,在这三个月内,债务人没有交货就不构成履行迟延。 另外,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这里的没有履行包括完全没有履行和部分没有履行。如果债务人只是履行了一部分债务,对于未履行的部分,仍然可能构成履行迟延。 最后,债务人没有正当理由。如果债务人有正当理由不履行债务,比如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无法按时履行,那就不构成履行迟延。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综上所述,在2024年判断是否构成履行迟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条件。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认定债务人构成履行迟延,债权人可以依法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