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提起再审需要什么条件?
我遇到一个案子,判决已经下来一段时间了。听说院长可以提起再审,我想知道院长提起再审得满足啥条件啊?是有新证据,还是原判决哪里有错误之类的,我不太清楚,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院长提起再审,主要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里存在的错误,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下面详细介绍院长提起再审需要满足的条件。 首先,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这些法律文书已经过了上诉期,或者是终审判决,已经产生了确定的法律效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院长才有可能考虑提起再审。例如,一审判决下达后,当事人在规定的上诉期内没有上诉,那么这个判决就生效了,此时如果符合相关条件,院长就可以考虑是否提起再审。 其次,发现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这里的“确有错误”是指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当。认定事实错误可能包括证据不足却作出了有罪判决,或者对关键事实的认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况。适用法律错误则是指在审判过程中错误地运用了法律条文,导致判决结果不合理。 最后,院长提起再审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也就是说,院长不能自行决定再审,而是要将案件提交给审判委员会,由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并作出最终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