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食品安全违法被吊销食品许可证的企业会面临什么后果?


当一家企业因食品安全违法被吊销食品许可证后,会面临多方面的后果。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这意味着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在五年内职业发展会受到限制,不能再轻易涉足食品行业的管理岗位。 其次,在经济赔偿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也就是说,企业可能要承担高额的经济赔偿。 再者,企业的信誉也会遭受严重打击。食品许可证被吊销是一个公开的信息,消费者、合作伙伴等一旦知晓,会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市场拓展和商业合作,导致企业很难在市场上重新立足,即使后续有机会再次进入食品行业,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建信誉。 最后,在行政处罚上,除了吊销许可证外,根据违法情节轻重,还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惩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