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具体有哪些步骤呢?


合同订立一般有以下主要步骤: 首先是要约阶段。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是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是受要约人。例如,甲向乙表示愿意以某个价格出售一批货物,这就是甲向乙发出的要约,要约对双方有一定的约束力。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接着是承诺阶段。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当受要约人作出承诺时,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比如乙同意甲提出的以某个价格购买货物的要约,乙的同意就是承诺。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涉及一些前期准备步骤: 一是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这是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相关市场情况、行业动态等,判断合同订立是否具有可行性。比如企业在签订重大采购合同前,需要调查市场上的价格水平、供应商信誉等情况。 二是资信审查。当选择准备与对方谈判签订合同时,需要对对方进行资信审查,包括资格审查和信用审查。确保对方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降低合同风险。例如,在签订大额借款合同前,出借方需要审查借款方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 此外,在要约和承诺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洽谈协商环节。当事人之间就合同条款的不同意见经过反复协商,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双方就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条款进行协商。 然后是拟定合同文书,将双方协商一致的意见,用文字表述出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最后是履行合同生效手续。一般由双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经办人在合同上签字,并按照习惯加盖单位公章或者合同专用章,合同订立的程序才算完成。有些合同,根据国家规定需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则必须在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正式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