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倒签有什么后果,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入职一家公司后,过了几个月公司才让我签劳动合同,日期却要求写入职那天。我担心这样倒签合同有问题,想知道劳动合同倒签会产生什么后果,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这种情况下我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展开


劳动合同倒签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事后补签劳动合同时,将合同起始日期往前填写到实际用工之日。这一行为在实践中较为常见,但会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下面将详细说明。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理解,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倒签劳动合同改变了合同签订的真实时间。 关于倒签的后果,在法律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如果劳动合同进行了倒签,且劳动者没有证据证明倒签行为是受胁迫或欺诈等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会认为用人单位已经补签了劳动合同,双方已经通过倒签的方式明确了权利义务关系,可能不再支持劳动者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不过,如果劳动者能够证明倒签劳动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例如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以威胁、欺诈等手段迫使劳动者倒签合同,那么该倒签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仍然有权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 此外,即使劳动合同倒签,也不影响劳动者依据法律规定享有的其他权益。比如,用人单位依然要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等。如果用人单位在这些方面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合同倒签的后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劳动者在面对倒签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对倒签合同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