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司为了政府补贴做假账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公司为了拿到政府补贴,做了假账。我心里有点慌,不知道这么做会有啥法律后果,会不会很严重啊?我想了解下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定性和处理的。
展开 view-more
  • #财务造假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公司为了获取政府补贴而做假账的行为,在法律上是被严格禁止的,可能会面临多方面的法律后果。首先,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已取消,但对会计人员仍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其次,如果这种行为骗取了政府补贴,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等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而对于企业单位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有关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或者被违规使用有关资金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再者,从刑事责任角度分析,若该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可能会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公私财物就包括政府补贴资金。所以,公司为获取政府补贴做假账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而且会给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