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利用项目骗取政府财政拨款会有什么后果?

我有个项目,为了拿到政府财政拨款,在申报材料里做了点手脚。现在有点担心这么做会不会有啥问题,想知道利用项目骗取政府财政拨款在法律上到底会面临怎样的后果呢?
展开 view-more
  • #财政诈骗
  • #不当得利
  • #行政责任
  • #刑事责任
  • #财政拨款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利用项目骗取政府财政拨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面临诸多法律后果。首先,从民事责任角度来看,骗取行为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就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骗取者应当将取得的财政拨款返还给政府。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其次,从行政责任方面考虑,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和个人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有关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或者被违规使用有关资金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在刑事责任层面,如果骗取财政拨款的行为达到一定数额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贪污罪等。以诈骗罪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骗取财政拨款,则可能构成贪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总之,利用项目骗取政府财政拨款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会面临多方面的法律制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