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申请执行会有什么后果?
我之前打赢了一场官司,法院也判了对方要给我赔偿。但是这都过去一段时间了,对方一直没给钱,我也没去申请执行。我想知道不申请执行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啊?会不会最后这笔钱就拿不到了?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当法院作出具有给付内容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后,如果义务人不主动履行,权利人就需要考虑申请执行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若不申请执行,可能会产生以下几方面后果。 首先是超过申请执行时效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二年的法定期间内没有申请执行,一旦对方以超过申请执行时效进行抗辩,法院将不再对该执行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其次,不申请执行会使自己的权利处于不稳定状态。即使有生效的法律文书,但没有通过执行程序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财产权益,就存在对方转移、隐匿财产的风险。一旦对方将财产转移或隐匿,之后即使再申请执行,也可能面临执行困难的局面,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 再者,不申请执行可能会影响司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司法权威。生效法律文书代表着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及时申请执行有助于维护这种权威。如果大量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会削弱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任,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 另外,从心理层面来说,不申请执行也可能让义务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逃避法律责任,从而更加不积极履行义务。这不仅不利于解决纠纷,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总之,当获得生效法律文书后,权利人应当及时关注义务人的履行情况,在义务人不履行时,要在法定期限内积极申请执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