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后责任认定书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责任认定书不处理会带来多方面的后果。首先,从赔偿角度来看,责任认定书是确定事故各方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如果责任认定书不处理,那么赔偿问题就无法顺利解决,受害者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而责任方也可能面临被受害者起诉要求赔偿的风险。 其次,对于车辆和驾驶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责任认定书不处理,车辆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年检。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申请前,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所以,不处理责任认定书会导致车辆无法通过年检,进而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对于驾驶员而言,可能会影响驾驶证的审验和换证。《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明确,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记分记录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记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审验。如果涉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未处理,审验可能无法通过。 最后,从法律程序的角度,不处理责任认定书可能会导致后续法律程序的延误。如果事故较为严重,涉及刑事责任的追究,责任认定书是重要的证据材料。不处理可能会影响司法机关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使得整个处理过程变得复杂和漫长。而且,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未处理,可能会丧失一些法律赋予的权利,比如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如果不及时处理,错过这个时间,就无法再申请复核了。因此,在拿到车祸责任认定书后,应及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