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要点有哪些?


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企业准确衡量经营成果、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及有效控制成本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要点。 首先,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基础。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为归集和分配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项建造合同进行会计处理。但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准确地核算成本,也可以将一组合同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或者将一个合同分立为多个成本核算对象。比如,如果一项建造合同包括建造多项资产,在同时满足每项资产均有独立的建造计划、与客户就每项资产单独进行谈判且能够接受或拒绝与每项资产有关的合同条款、每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单独辨认这三个条件时,每项资产应当分立为单项合同进行核算。 其次,成本项目的划分要清晰。施工企业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指企业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以便准确反映各项成本的发生情况。 再者,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要合适。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施工企业一般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即按照每一项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各工程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每一项工程的成本情况,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 另外,成本核算的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要点。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一般按月进行,但对于一些大型工程,也可以按工程进度分段进行核算。同时,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估计,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企业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企业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最后,成本核算的监督和审查不可忽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成本核算过程的监督和审查,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准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清晰划分成本项目、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合理确定核算时间,并加强监督和审查,以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