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对拍卖有哪些规定?
《合同法》已废止,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原《合同法》的内容被整合到《民法典》合同编中。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专门对拍卖活动进行规制。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在拍卖的定义及适用范围上,《拍卖法》明确指出,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该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
关于拍卖当事人,拍卖当事人包括拍卖人、委托人、竞买人、买受人。根据《拍卖法》规定,拍卖人是指依照《拍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委托人是指委托拍卖人拍卖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竞买人是指参加竞购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买受人是指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在拍卖程序方面,首先是拍卖委托。委托人委托拍卖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和拍卖人要求提供的拍卖标的的所有权证明或者依法可以处分拍卖标的的证明及其他资料。拍卖人应当对委托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核实。
接着是拍卖公告与展示。拍卖人应当于拍卖日七日前发布拍卖公告,拍卖公告应当载明拍卖的时间、地点、拍卖标的、拍卖标的展示时间、地点等事项。拍卖人应当在拍卖前展示拍卖标的,并提供查看拍卖标的的条件及有关资料 。拍卖标的的展示时间不得少于两日。
然后是拍卖的实施。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成交确认书。
最后是佣金。委托人、买受人可以与拍卖人约定佣金的比例。委托人、买受人与拍卖人对佣金比例未作约定,拍卖成交的,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买受人各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百分之五的佣金。收取佣金的比例按照同拍卖成交价成反比的原则确定。
如果在拍卖活动中出现纠纷,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合同编的相关规定处理。例如,若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总之,参与拍卖活动的各方都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